top of page

總為從前作詩苦-漫談英文句子寫作

總為從前作詩苦-漫談英文句子寫作


鄭德音


「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李白•【戲贈杜甫】


如果我們問朋友﹐作詩和作文孰難孰易? 多數人不假思索﹐大概會答「作詩。」的確﹐作詩講求格律音韻平仄﹐稍有不慎﹐平仄舛誤﹐聲韻失諧﹐極易手忙腳亂。詩又是文字的精靈﹐最精煉的語言﹐英國詩人濟慈的名句「美的事物是永恆的喜悅」﹐雋永優美﹐但幾人能寫出? 小時候熟知「僧推月下門」﹐和「僧敲月下門」的故事﹐一字之別﹐詩境迥異﹐著實叫人神往﹐但也令人退避三舍! 唐代詩人早有「吟安一個字,拈斷數莖須」之說﹔杜甫自道「焉得思如陶謝手」。就連詩仙李白也要在戲贈杜甫一詩的末兩句「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對杜甫揶揄譏諷一番!可見寫詩非易事﹐詩聖猶不免搜索枯腸之苦﹐我輩常人﹐臨詩心慌束手﹐也就可以理解。


但寫詩之難﹐並不相對意味著寫散文容易。我從小便飽嚐作文之苦。高中時有一同學﹐姓朱﹐作文動輒洋洋灑灑數千言﹐情文並茂﹐我每每望其稿興嘆﹐恨不能有此文思。到學了幾年英文﹐開始主詞動詞受詞起來﹐更發現英文寫作之不易。以第二外語寫文章﹐大不同於以母語傳情達意。文思之餘﹐還外帶許多"物事"待解決﹐這物事好比無形的枷鎖纏身﹐拘謹牽絆﹐使得話永遠只能說一半﹐無法盡情傾吐﹐又如啞子吃黃連﹐有苦難言。雖恨之惱之而無可如何﹐那心手不相應如骾在喉搔不著癢處意在而筆不到的感覺﹐只有身受其累者可知。


面對這樣的窘境﹐林語堂「寫作英文要用英文思考」的良心建議竟像畫餅充飢般顯得蒼白無力﹐還仿彿帶著些許嘲弄的味道。好比會游泳的人站在岸邊對初學游泳者大喊:「 放鬆﹐放鬆﹐你一放鬆身體就浮起來了!」用意善則善矣﹐其奈知易行難無所裨益何! 我是放鬆了﹐但身體還是往下沉!我知道要用英文思考﹐問題在:怎麼個思考法!


這個問題直到有一天﹐偶閱邱吉爾的自傳時方才不經意邂逅答案。 丘吉爾有歐洲最後雄獅之稱﹐二次大戰期間帶領英國力抗頑敵,艱辛渡過難關,是舉世推崇的政治家﹐演說家﹐歷史學者﹐也是擁有一支力足橫掃千軍健筆的一九五六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乃晚秀型人物。自小學到二十歲間是個再普通不過的學生。不﹐ 準確的講﹐他的程度應屬"普通"之下﹐因為他小學三年級被連續留級兩次﹐當了三年三年級生。套句大陸朋友的話﹐小邱吉爾顯然自小「夠嗆。」 由於小邱吉爾被認定資質愚鈍﹐無法跟其他聰明的學生一樣學習拉丁文﹐只能學較不深奧的英文。(幾十年後拉丁文壽終正寢﹐英文躍升為國際語言﹐當年學拉丁文的資優生反而吃了悶虧﹐邱在功成名就後不忘在傳記酸這些資優生一番)但老天眷顧著他﹐給了他一位令他終身受益的英文老師: Mr. Somervell。這位英文老師如何 啟迪開蒙小邱吉爾的英文學習﹐可從邱吉爾現身說法中得知。以下引文稍長﹐但可幫助讀者一窺邱翁當年的學習歷程:


“…by being so long in the lowest form ( at Harrow), I gained an immense advantage over the clever boys. They all went to learn Latin and Greek and splendid things like that. But I was taught English. We were considered dunces that we could only learn English. Mr. Somervell— a most delightful man, to whom my debt is great— was charged with the duty of teaching the stupidest boys the most disregarded thing, namely to write mere English. He knew how to do it. He took a fairly long sentence and broke it up into its components. He taught it as no one else has ever taught it. Not only did we learn English parsing thoroughly, but we also practiced continually English analysis. Mr. Somervell had a system of his own. He took a fairly long sentence and broke it up in its components by means of black, red, blue, and green inks. Subject, verb, object: Relative clauses, Conditional Clauses, Conjunctive and Disjunctive Clauses! As I remained in the Third Fourth…three times as long as anyone else, I had three times as much of it. I learned it thoroughly. Thus I got to the bones the essential structures of the ordinary British sentence− which is a noble thing. …Naturally I am in favor of boys learning English; I would make them all learn English; and then I would let the clever ones learn Latin as an honor, and Greek as a treat. But the only thing I would whip them for is not knowing English. I would whip them for that.”


如果以英文為母語的邱吉爾也需要從分析文法句式結構學起,那麼要掌握英文寫作所需的功夫﹐便不僅僅限於以英文為外語的人﹐而是適用於所有想學習英文寫作的人。這簡單的道理既是入門之方,也是契機所在。林語堂的「用英文思考」說白了便是把英文文法語法以及構句原則熟爛於胸,由簡入繁,亦步亦趨地將英文表達用法日積月纍地逐句寫下。


用英文思考說易行難,泰半因為中文與英文存在著基本差異。試以李白靜夜思為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首童叟皆知的五言絕句有動詞,形容詞,受詞,雖獨缺主詞而無人會覺扞格。但若以英語結構來看,首先要問的便是「主詞呢?」此因英文句子的基本架構有兩個部份: 第一是所要表達的概念﹐也就是文法中的主詞﹔第二是概念的內容﹐也就是文法中的述詞。此二者除了在特定情形下,缺一不可。這個「二部原則」的特性凸顯出英語的結構性,也透露出「用英文思考」的方法。主詞代表所思考的對象,而述詞則提供關於該對象的細節內容。寫作時﹐這兩個部份依文法和語法原則組成一個框架﹐其組成元素則依據各自功能做修辭上的整合。如此的思考架構原則吻合文句的架構原則。如果文句架構原則符合思考架構原則原則,那麼一旦我們的思考集中於某項人事物(主詞),接下來理所當然的便是人事物的細節(述詞)。主詞的確定較容易,只需知道思考對象即可;述詞部分因負責提供細節,可以想見擔負較繁重的功能,因此說英文句子,需由述詞開始。


英文述詞部分的靈魂在於動詞。動詞之於句子有如引擎之於汽車。其重要性可知。故要談句子,須先說動詞。所謂英文五大基本句型實由動詞脫胎而來。一般來說,動詞可分兩類:及物動詞和不及物動詞。及物和不及物動詞又各自可分為完全和不完全兩類,於是衍生出四類動詞及其所衍生的四個句型。那麼為何會還有第五類句型?那是因為在及物動詞中有一種授與動詞,又稱雙賓動詞(dative verb)。這種動詞說穿了很簡單,就是描述將某物給予某人的動作,必然會涉及兩個受詞,這某物在英文文法上稱為直接受詞,某人則是所謂的間接受詞。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因此有必要別出一格,給予特殊地位。茲將此五大句型表示如下:

主詞

述詞

動詞

不及物動詞

完全不及物動詞

主詞 + 完全不及物動詞

句型 (一)

不完全不及物動詞

主詞 + 不完全不及物動詞 + 主詞補語

句型 (二)

及物動詞

完全及物動詞

主詞 + 完全及物動詞 + 受詞

句型 (三)

不完全及物動詞

主詞 + 不完全及物動詞 + 受詞 + 受詞補語

句型 (四)

與格動詞

主詞 + 與格動詞 + 間接受詞 + 直接受詞

句型 (五)

從結構上來看,英文句子可分為必要元素和非必要的修飾元素兩類。以下例句中,斜體字為必要元素,括號內為非必要修飾語。


句型(一):主詞 + 完全不及物動詞。


不及物表此類動詞示不需要有受詞。完全二字則代表不但不需有動詞,也不需有任何補語便能完整表達一個意思。這是最簡單的句型。

犬吠深巷中: The dogs bark (in the deep alley).

黃河入海流: (Into the ocean) Yellow River flows.


句型(二):主詞 + 不完全不及物動詞 + 主詞補語。


所謂不完全不及物動詞,表示該動詞雖然不需要受詞(賓語),但意思依舊表達不完整,必須有所謂的補語來完成全句的意思。這種補語稱為主詞補語。

鳥鳴山更幽: The mountains appear quieter (with the birds chirping).

獨坐幽篁裡:Alone I sit (in a secluded bamboo grove.)

兩句中quieter和alone都屬於主詞補語。


句型(三):主詞 + 完全及物動詞 + 受詞。


所謂完全及物動詞,表示該動詞只需要受詞(賓語),意思即可表達完整,不需要有任何補語。

清晨入古寺: (At dawn) I entered an old temple.

懷君屬秋夜: (On this autumn night) I miss you.


句型(四):主詞 + 不完全及物動詞 + 受詞 + 受詞補語


所謂不完全及物動詞,表示該動詞雖然有了受詞(賓語),意思依舊尚未表達完整,必須有補語來完成全句的意思。這種補語稱為受詞補語。

處處聞啼鳥: (Everywhere) I hear the birds chirping.

I (woke up one morning and) found myself famous. ( Lord Byron 自述)

I considered Mr. Pumblehook (wretched) company. ( The Great Expectations, Charles Dickens)

例句中chirping,famous, 和wretched company都屬於受詞補語。


句型(五):主詞 + 與格動詞 + 間接受詞 + 直接受詞


親朋無一字: None (of my relatives or friends) have dropped me a line.

投我以木瓜: Someone sent me a papaya.

例句中a line和a papaya都是直接受詞,me則是間接受詞。

英語句型隨作者才性,學問,性情,表達目的不同,自然千姿百態,長短不一,簡繁互異,但細細分析則其結構竟都可歸納於這五種基本結構中的一種!這一提綱契領的原則,實在是掌握英文學習的最佳下手處。這個原則既適用於年輕的邱吉爾,也同樣適用於所有以英文為外語的學者。

當然,熟悉了文法句型規則外﹐還得養成隨時分析其修辭構造的習慣﹐在閱讀時理清句中骨幹思路和旁支飾詞的關係。寫作時﹐這兩個部份依文法和語法原則附麗在一框架上﹐其組成元素則依據各自功能做修辭上的整合。作者須密切掌握句子的真正主詞所在﹐以及述詞的其他部份。有時候一個句子縱使在文法上無瑕疵﹐但若不符語法或修辭原則﹐依舊會顯得窘迫失序。所以要寫出清晰通順的句子﹐文法之餘﹐尚須熟練語法和修辭原則。

語法屬於文法的一支, 探討句子的結構。語法一詞, 源於希臘文,SYN表示組合, 合成, TAXIS則表示安排。故語法便是句子的組合與建構,也就是構成句子的原則。它的內容有三方面:一致(Agreement)原則,管轄(Government)原則,排列(Arrangement)原則。一致原則指的是主詞和動詞在數目,人稱,時態上,形容詞和名詞,以及關係代名詞和前置詞的一致;管轄原則指的是句中的字對其他字的影響,比如及物動詞對名詞或代名詞,名詞對其他名詞,或介系詞對受詞的影響;排列原則指的是字詞在句子中所居位置。英文句子既是兼俱文法和修辭功能的有機結構,則不但寫作時須熟悉文法句型規則﹐養成隨時分析其修辭構造的習慣﹐在閱讀時也要藉由理清句中骨幹思路和旁支飾詞的關係來確切瞭解文意。

Recent Posts

See All

嘉科教育中心為什麼如此重視歷史課程?

嘉科教育中心為什麼如此重視歷史課程? 許慎「說文解字」裏對史字的定義是「記事者也」。這個中國字的形象如同一人拿著一個中字,而中字又有「保藏的檔案」之意。歷史則指的是歷代史書,是過去事件的文字記錄。與此相較,英文中的history則源於希臘文的historia, 其原始含義為「探詢,探究」。從中西兩方的文字根源,我們可以看出研究歷史,一方面在了解過去事件的文字記錄,另一方面則在探究隱藏在歷史事件背後

試譯兩首短詩

在一本論翻譯的書上讀到如下詩句和譯文: a blue shadow sweeps over the landscape turning the yellow wheat field green the red poppies purple 原譯: 藍色的影子 輕拂過蒼茫大地 把黃澄澄的麥田變成青綠 紅豔豔的罌粟轉為鮮紫 從準確著眼,原文無「蒼茫」意,也沒有「輕」的含義,從精簡角度看,譯文尚可改進。

所謂的大學末日?

所謂的大學末日? By Frank Bruni (鄭德音翻譯) -紐約時報2020年六月四日社論 https://www.google.com/amp/s/www.nytimes.com/2020/06/04/opinion/coronavirus-college-humanities.amp.html 第一到第三段要點: 在疫情期間,我們迫切需要醫生,研究人員來找出應對的藥方。但我們同時也更需要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