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中西合璧的新古典教育」

「中西合璧的新古典教育」

-關於JAC的教育理念

鄭德音

2020年一月於南加州

「中西合璧的新古典教育」, 這個名稱乍聽有點長,唸起來也頗拗口,不過它基本上涵蓋幾個主要議題:

第一當然是教育。這是人人開啟無限潛能的大門,這個課題不但茲事體大,而且無窮無盡,擺多少個龍門陣都說不完。

第二是家庭。家庭是人類最小的社會組成單元,在家庭裡我們成長,分享,愛慕,學習,並表達我們的生命慾望和潛能,可以說家庭凝聚力是一個人在世界上生存的第一要件。

第三是古典這兩個字。雖然一切可以稱得上是古典的事物不見得必定「古老」, 但典字卻是不可免的。典指的是典型或典範。文天祥正氣歌裡有兩句話「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從中學起就根深蒂固地埋在我心裡。古典指的是經得起時間的淘洗,耐得住歲月的磨礪,以及一代一代人的挑選後依舊存在的精華,它們往往是最珍貴的歷史遺產。現代人的「古典汽車」, 「古典音樂」, 「古典文學」,傳達的是同樣的意思。

第四是方法。也就是說對於我們想要達成的目標,比方說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加強學習效率和理解深度等,在具體執行上需要遵循那些步驟和程序,這是很關鍵的環節,因為你可以遠望天邊,欣羨那美麗的彩霞彩虹,至於如何走到雲端深處,與飛鳥鴻鵠齊飛共舞,那得需要一個通天的雲梯。

第五點,也是極關鍵的部分,就是「中西合璧」。我們指的是在一個孩子成長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世界大舞台之前,在他們學習西方語言,文化,歷史,科學知識,政治哲學等理念的同時,他們也需要飽餐,不只是飽覽,中國傳統文化的滋養灌溉,種下人文心靈的種子,以預備孩子們在未來多變的世界裡能夠身心安頓,立定腳跟,與世界各國人士周旋於商業,政治,經濟,科技,文化,語言等國際競技場,而依舊能夠雍容自如地優游涵泳在人間。

至於那「新」字,這個字用來標舉我們面對新世界局面的新思維。事實上,「維新」這兩個字早出現於《詩經.大雅.文王》:「文王在上,於昭於天。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日本明治維新用了這個詞,光緒帝的百日維新也用了同樣的詞,不過這裡這個新字並非維新改革的意思,更確切地說,我們要傳達的是一種不甘願淹沒於當代的思想浪潮裡,試圖撥開近代史近兩百五十年來科學發達,科技昌明後,科學主義物質主義商業主義盛行,而人文素養一蹶不振現象所加於現代人的窘境。這個新字並非相對於舊式古老的新,而是回身照大千,在時代的洪流裡,用跳脫於塵俗喧囂之外的清明理性,以現代人的知識與視野,承接歷史傳統文化,在資訊發達社會開放的時代,吸取中西方的文化優勢,並把有優勢的文化因子傳遞給我們的下一代。

簡單的來說,「中西合璧的新古典教育」的主要概念可以略述如下:

(1)教育是對美好人生的追尋與實踐,

(2)學習是教育的主軸。

(3)學習的目標是智慧與德行。

(4)學習的重點是語言,文字,閱讀,與寫作。

(5)這個教育的主要傳遞途徑是語言或英語學習途徑,

(6)家庭是古典教育的最佳場所;

(7)家長需要積極參與孩子的學習。

現代學校的功能,著重在獲取專業知識與學習職業技能是瞭解世界,獨立謀生的能力所需。它們是生存於現實世界極為重要的憑藉,但不是真正意義的教育。真正教育的功能在幫助我們成為一個完整完善的人。真善美聖諸德性是畢生努力的目標,與學歷不相干。相對的來說,古典教育重視的是心智與品德教育。是以文字為中心的學習歷程, 而非以圖像為中心,如現在當令盛行的音頻影像動畫片。心智教育的目標是學者要能夠透過議論辨析的方式思考,並運用語言表達思維與情感。

這個漫長的心智養成過程有其方法, 那便是西方傳統上循序而進的「文法,邏輯,修辭」學習三部曲。

孩童最初幾年的學習稱為文法階段(一到四年級)-在這裡文法二字需做廣義的引申,而非只限於一般意義的英語文法知識。文法在這裡指的是「一切學習的·奠基石,猶如文法是語言的基礎。」這個時期通常指的是小學一到四年級,此時的心智 最適合吸收,記憶,所以學習重點不在自我探索,而在吸納事實,比如說拼音法則,文法規則,詩歌,外語詞彙,歷史和文學故事,對植物,動物,人類身體的描述,以及數學運算等。

到了五年級,孩子漸漸具備分析能力,他們不僅有興趣增添知識內容,而更好奇於知道「為什麼?」中學時期的孩子乃進入古典教育中的邏輯階段(五到八年級)。這個時期,他們需要瞭解事物的前因後果和不同知識領域間的相互關係,他們好奇於事物如何在邏輯架構中融洽地配合無間。也就是在這個階段,抽象思維開始萌芽,他們要學習代數運算,並開始把邏輯概念應用到所學習的內容中。他學習到所有的事物都有一個邏輯概念。比方說,寫作的邏輯包含段落結構,而段落的邏輯便是標明主題,思路不可游移不定。閱讀的邏輯便是批判和分析,不光是吸取訊息。歷史的邏輯便是瞭解歷史事件的緣由,比如鴉片戰爭和甲午戰爭到底是因何而打?而科學的邏輯便是科學方法。

古典教育的第三個階段,也就是修辭階段(九到十二年級),便是很穩固地建立在前兩個階段的基礎上。這個時候學生已經到了高中,高中生的寫作和演說需要具備精闢,犀利,具原創性等特質。這個時期的學生開始將中學時期學到的邏輯思維訓練,應用在初階文法時期所累積的資訊事實,並使用清晰,有力,甚而優雅的語言做出判斷。此時學生開始投入他所特別傾心的學習領域,參加各種藝術營或科學營,選修大學課程,或者學習各種特殊技能。

總而言之,古典教育的核心在語言。透過語言學習和透過影像學習,對於心力的要求絕不可同日而語。在螢幕面前,腦力相對放鬆,而面對文字時,大腦必須正襟危坐。其次,古典教育的學習是三段式的過程:(1)心靈需要先接受事實和形象;(2)心智須學習使用邏輯工具來組織,處理這些事實和形象;(3)大腦再使用文字表達心智所做出的判斷。

另外,在古典心靈裡,所有的知識都交相互攝,互通有無。比如說,天文學和科學歷史息息相關,而歷史科學又和西方宗教勢力互有消長,宗教勢力又關聯著中世紀的神權時代。讀希臘神話可以瞭解英雄事蹟,史詩的磅礴雄偉和神學的觀念等等。對於一個受過古典教育的人,宇宙大地無處不但都是學習的場所,並且處處充滿了玄機與奧秘,如此的求知精神和活潑意趣,非但沒有人會對學習產生厭倦感,還會永遠對生命保持學習的熱忱。


至於為什麼要中西合璧,我們的觀點可整理如下:

第一, 當代西方文化優勢在科學知識系統的建立與傳承完備周全,由科學演繹出的技術發明包羅萬象,利益民生,改善生活品質,厥功甚偉。

第二, 但重科技輕人文導致現代人文心靈枯竭,科學觀點使生命存在淪為分子原子的機械組合,物質力量發揮淋漓盡致,而精神生命乃逐漸萎縮,使人心靈無所歸依與安頓。過度發達的物質文明亟須配合相對等的精神文明以求生命的和諧發展。科學的外在物質世界與哲學的內在心靈世界必須融洽無間。

第三, 華人子弟醉心英美語言教育與文化,待其成人後其思想思維方式概如西方人士,對中文及中國歷史哲學思想文化遺產所知甚微,在思想精神上成為「失根的蘭花」。

第四, 現代西方文明已經導致西方人蹈入空幻人生,「失根蘭花」的華人子弟將經驗雙重虛幻:現實人生的虛幻與文化無根感的虛幻。中國哲學所關切的是生命的學問,儒釋道人本文化正足以彌補物本的現代科學文明之不足。

第五, 中西合璧的教育方針讓華人子弟具備中西兩方的雙重語文能力,跨文化視野,兼具西方科學訓練與東方人文素養,以深厚的人文傳統配合科技演進,迎接並創造生生不息的新生命。中國哲學要點化人間,賦予意義,提昇價值,盡人之性盡己之性,自立立人,己達達人。

第六, 西方哲人重理性開發而華人文化則輕析理習慣。

那麼,如果您要問,新古典教育的主要精神是什麼?我們可以這麼回答:

(1) 新:當前社會所需

(2) 古:中西歷史傳統

(3) 典:中西經典著作

傳統西方古典教育的基礎(核心)始於Trivium:

1. 文法階段 (Grammar Stage)

2. 邏輯階段 ( Logic Stage)

3. 修辭階段 (Rhetoric Stage)

嘉科(JAC)的「中西合壁-新古典教育」將融合中西方傳統教育內涵,針對時代社會需要,編列出一系列給華人子弟學習成長的教育方案和實施方法。

(1) 真正的哲學思想主要內容包含(a)境的認識-時空上事理的瞭解,(b)情的蘊發-事理上價值的估定。

(2) 人類一切創造,無論是理論的或實踐的,屬於美的或屬於善的,都是要把現實世界提昇到理想的價值世界來,才能顯現出人生的高貴性。

(3) 實質的境界裡充滿了價值,唯有透過哲學智慧,生命方可以流露出新的精神,使人生全體都奮發有為,把點化價值的人生態度貫注到一切事物。

(4) 人需要超越其形限以上昇, 由較低之價值層升至較高之價值層。高低以何判斷?「以物化之深淺判」。物化深者,其精神之隱陷之程度亦甚。不離其軀殼,所謂小人也;逐步轉進,直至精神全體透露,所謂大人也,聖也。

(5) 教育的意藴, 在傳遞歷久不滅,美的善的價值世界,認識到宇宙的真諦純是價值。境的認識與情的蘊發相輔相成,「細看來,不是楊花, 點點是離人淚」「但暗憶江南江北,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6) 科學系統不但幫助人類征服自然,增加物質享受;猶且發抒人類生活的情趣,使我們領悟宇宙人生的玄機。

(7) 科學確守邏輯的嚴謹,重視客觀的事實,追求方法的便利,只承認時空數量物質的存在,遂抹煞人類心理屬性的重要,因此藝術才情所欣賞之美,道德品格所珍重之善,哲學宗教所覃思之真,以及其他種種價值都失其根據而流為主觀的幻想。

(8) 古代希臘道德理想在於軌度,秩序,勻和,這種人生特徵體現在他們的宗教,科學,藝術,及行為中。蘇格拉底說善之所由,源於心靈上齊契的部勒與秩序。這種體合宇宙的道德觀念與近代西方道德觀念絕不相同。近代西方倫理呈現出征服欲,權力欲, 伸張欲,威凌欲的色彩,欲改造環境,征服自然;希臘人則靜觀萬物,探賾索隱,鉤深致遠,欲經由冥想的妙悟適應環境。希臘人仰視天文,俯察地理,觀感宇宙,體察人生,情之所鍾,理必應之,理之所注,情必隨之,情理圓融,物我無間。

(9) 柏拉圖的宇宙觀與人生觀純是詩的意境。「詩人對於宇宙人生,需要入乎其內,又要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現代人對於人生宇宙, 也要能夠入乎其內,出乎其外。入乎其內,以科學精神探究境的極致, 出乎其外,以哲學心靈遊心物外,養成「無適也,無莫也, 義之與比」的胸襟與懷抱。

所以說,新古典教育的精髓與目的是這樣的:

要通過嫻熟語言文字和數學,銜接傳統人文教育,經由大量的閱讀經典作品,接近古往今來偉大心靈,掌握自我學習之道,培養智慧,慈悲與品德。

1. 深厚的語文和數學基礎

2. 服膺真理的哲學氣質

3. 深沈的理性思辨能力與習慣

4. 超拔於流俗與超然於物外的人格特質

5. 伊尹之志趣與顏淵之樂趣

中西合璧的新古典教育要面對的幾個教育問題:

1. 如何培養中國未來的跨界跨文化,且具競爭力的人才?

2. 為何現代教育必須具備跨文化視野以吸取東西方文化的精髓?

3. 在美國的西方人如何推行菁英教育?

4. 居住在大陸的家庭應如何培養下一代菁英?

5. 居住在美國的華人家庭應如何培養下一代菁英?

6. 家庭教育與父母的角色與參與

7. 美國當前教育體制所面臨的問題

8. 追求財富是為了提昇生活品質和確保生命尊嚴但絕不能陷溺於物質

9. 升學與就業的輔導

「中西合壁的新古典教育」教學步驟(1)

• (1)以西方古典教育傳統厚植英文讀寫基礎

三到四歲: 良好習慣,聆聽父母閱讀。

5歲: 學習坐定,握筆畫畫,控制手腕,紙張,端正身體姿勢。

六歲: 開始抄寫單字,學習把一個字寫好,寫完。

七歲: 開始學習語音和拼音。

八歲: 開始寫出完整的句子。

九歲: 開始學習「圖繪句子」。

十歲: 開始學習寫段落。

十一歲: 開始修飾簡單,清晰的句子。

十二歲: 開始連結幾個段落,並使用活潑字眼修飾成連貫的短篇文章。

(一)文法階段 (幼稚園到四/五年級)

• 記憶力強的詩歌背誦時期

• 背誦以訓練大腦儲存訊息的能力

• 語音規則及拼音法則

• 文法知識建立及英文詞彙-初步字源學

• 歷史故事和文學寓言故事

• 動植物和人體的描述

(二)邏輯階段 (五到八年級)

• 事物的原因和結果

• 各種知識間的關係

• 寫作邏輯,段落結構,論述說理

• 閱讀邏輯 (批判和分析)

• 歷史邏輯 (戰爭緣由)

(三)修辭階段 (九到十二年級)

• 詩意,整合時期

• 應具備流暢的演說,書寫能力,以清晰地原創方式表達思維。

• 思維內容應著重在對真,善,美的追求, 並清楚見到不同知識領域間的關聯性。

• 需能依據原先所習得的知識, 配合事實,以邏輯理性建立起言之成理的理論架構。


Recent Posts

See All

嘉科教育中心為什麼如此重視歷史課程?

嘉科教育中心為什麼如此重視歷史課程? 許慎「說文解字」裏對史字的定義是「記事者也」。這個中國字的形象如同一人拿著一個中字,而中字又有「保藏的檔案」之意。歷史則指的是歷代史書,是過去事件的文字記錄。與此相較,英文中的history則源於希臘文的historia, 其原始含義為「探詢,探究」。從中西兩方的文字根源,我們可以看出研究歷史,一方面在了解過去事件的文字記錄,另一方面則在探究隱藏在歷史事件背後

試譯兩首短詩

在一本論翻譯的書上讀到如下詩句和譯文: a blue shadow sweeps over the landscape turning the yellow wheat field green the red poppies purple 原譯: 藍色的影子 輕拂過蒼茫大地 把黃澄澄的麥田變成青綠 紅豔豔的罌粟轉為鮮紫 從準確著眼,原文無「蒼茫」意,也沒有「輕」的含義,從精簡角度看,譯文尚可改進。

所謂的大學末日?

所謂的大學末日? By Frank Bruni (鄭德音翻譯) -紐約時報2020年六月四日社論 https://www.google.com/amp/s/www.nytimes.com/2020/06/04/opinion/coronavirus-college-humanities.amp.html 第一到第三段要點: 在疫情期間,我們迫切需要醫生,研究人員來找出應對的藥方。但我們同時也更需要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