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19年的大學入學論文課

2019年JAC的大學入學論文班裏,八名學生中有七名(第八名是韓國人,未向我通報)進入自己的第一志願大學,堪稱可賀。


每年的大學論文輔導課中,我總要重溫一次相同的體驗:「一定要學會寫作!」


與莎士比亞同代的劇作家Ben Johnson說,“Language shewes a man: speake that I may see thee.”


確實,「Speak that I may see you.」是任何人提筆行文都要面對的「裁判」,無人例外。英諺「The style is the man.」早有定論。


1891年二月二日,英國作家王爾德寫給每日電報「Daily Telegraph」的一封信中寫道:


「此信我不擬署名,因為人盡皆知作者是誰。」


用王爾德自己的話說,「One's style is one's signature always。」


有些學生尚未體會這個道理,花許多時間在琢磨遣詞用句,文章切入角度,通篇佈局等處著手,一個簡單明瞭的意思非要語不驚人誓不休般翻來覆去,字斟句酌,治絲益棼。其結果只成就了兩件事:糾結的心態和有限的寫作能力。


對治之道不在費盡心思寫出驚天動地的文章,而在於從中學時期開始好好讀書寫字,學習寫作方法,把所有該學會知識內在化,當時候來臨,那時所流露出的文字便是自然天成的文字。


這是給中學生的忠告。

Recent Posts

See All

嘉科教育中心為什麼如此重視歷史課程?

嘉科教育中心為什麼如此重視歷史課程? 許慎「說文解字」裏對史字的定義是「記事者也」。這個中國字的形象如同一人拿著一個中字,而中字又有「保藏的檔案」之意。歷史則指的是歷代史書,是過去事件的文字記錄。與此相較,英文中的history則源於希臘文的historia, 其原始含義為「探詢,探究」。從中西兩方的文字根源,我們可以看出研究歷史,一方面在了解過去事件的文字記錄,另一方面則在探究隱藏在歷史事件背後

試譯兩首短詩

在一本論翻譯的書上讀到如下詩句和譯文: a blue shadow sweeps over the landscape turning the yellow wheat field green the red poppies purple 原譯: 藍色的影子 輕拂過蒼茫大地 把黃澄澄的麥田變成青綠 紅豔豔的罌粟轉為鮮紫 從準確著眼,原文無「蒼茫」意,也沒有「輕」的含義,從精簡角度看,譯文尚可改進。

所謂的大學末日?

所謂的大學末日? By Frank Bruni (鄭德音翻譯) -紐約時報2020年六月四日社論 https://www.google.com/amp/s/www.nytimes.com/2020/06/04/opinion/coronavirus-college-humanities.amp.html 第一到第三段要點: 在疫情期間,我們迫切需要醫生,研究人員來找出應對的藥方。但我們同時也更需要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