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閱讀經典作品?
「為什麼要閱讀經典作品?」
「為了要穿越時空,貫通今古,體驗與我們既相似又不完全相同的古人曾經有過的生命悸動。這種通過閱讀所獲得的新奇有趣深刻充實感,絕不亞於其他任何人類活動。」
在輕薄短小快的現代生活,在瞬息萬變的快節奏高科技前瞻式探索未來的工商社會,經典作品的角色何在?簡單地說,我們閱讀經典,因為經典作品饒富意義與品質(質量)。它們承載了歷史文化傳統,是人類共同心靈與精神的泉源與載體;閱讀經典作品讓我們可以溯源而上,理解我們的先人,發思古之幽情,透過低迴吟詠經典篇章,我們可以更認識自己,更透澈理解生命的底蘊與奧秘,擴大我們精神領域的世界,為人生增添豐富色彩,深刻化我們自己的生命內容。
經典作品的第一個特色是「厚重」。厚重指的並非書籍的尺寸,而是內容的「密度」。它的含金量與濃度俱高,在封面與封底之間,無論厚薄,往往句句珠璣,奇珍異寶,俯拾即是。這與可以連夜輕易翻閱數十甚至百頁的通俗作品不可同日而語。
經典作品的第二個特色是「適應性高」。希臘荷馬的史詩,中國的詩經和楚辭,紅樓夢等作品,無論何時代任何人只要具備閱讀能力,都對經典作品愛不忍釋,因為這些作品觸及了永恆不變的共通人性,而非僅僅是當時社會的當令流行事物。
經典作品的第三個特色,便是儘管對某一作品的評價歷代以來總有眾說紛紜甚或南轅北轍的看法,但每一代仍有多數忠實擁護者奉該作品為經典,歷久不衰。
第四個經典的特色,便是這些作品歷代以來,都獲得學術界學者的肯定。這些學者著書立說,編輯全集,撰寫論文,舉辦文學論壇座談,並出版新科印刷書籍,真正擔任把經典作品流傳下來的使命。
閱讀經典作品還有另一項功能,那便是教導讀者如何真正徹底地以最明智的方式來閱讀,因為不如此閱讀則永遠無法體會書中的精髓。閱讀經典作品有如攀越崇山峻嶺或極地探險,關山萬里,艱難險阻,沒有堅苦卓絕的克難精神無法攻克頂峰。沒有堅強的意志,心智,與專注則無法進入經典作品的世界。
那麼也許有人要問,為什麼要費如此心力閱讀經典?這個問題如同「為什麼要徒手攀緣岩壁?」「為什麼要參加五項競技運動?」「為什麼要參加馬拉松比賽?」或「為什麼要做高空彈跳?」這些問題的答案都相同:「為了要開拓不同的生命體驗。」為了要跳脫出日常生活中一層不變的生活步調,生活內容,生活層面,給生命換上新的佈景與陳設,為生命注入新的泉源活水。換句話說,為了體驗生命如季節般的悸動!這些新的生命悸動賦予我們新的判斷力與特質,貫注入新的生命活力。
而七到九年級學生是培養閱讀經典作品的習慣與能力的最佳時機。本課程的目的,便在為這些學生日後閱讀經典作品的能力與習慣做前瞻性,長期的養成訓練。
Recent Posts
See All與崇高和偉大晤對 (Face to Face with Greatness) -我為什麼提倡西方的古典教育和JAC的英語寫作教學方法- 鄭德音 -「每當晤對,夜以繼日。」-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崔秀才》 「前言」 杜威是近代美國公立教育的奠基者。杜威的教育觀點:以學生...
嘉科教育中心為什麼如此重視歷史課程? 許慎「說文解字」裏對史字的定義是「記事者也」。這個中國字的形象如同一人拿著一個中字,而中字又有「保藏的檔案」之意。歷史則指的是歷代史書,是過去事件的文字記錄。與此相較,英文中的history則源於希臘文的historia,...
在一本論翻譯的書上讀到如下詩句和譯文: a blue shadow sweeps over the landscape turning the yellow wheat field green the red poppies purple 原譯: 藍色的影子 輕拂過蒼茫大地...
Comentários